227772_581044338579171_204459945_n  

位於東城區西裱褙胡同的于謙祠。

鄰近北京火車站,周圍都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。西裱褙胡同現在已經拆除,但祠堂的地址上仍然保留這個名稱,讓我找了很久。當我找到大門口時,卻發現他祠堂的門被鎖住,看起來沒有開放。我鼓起勇氣按了門鈴,裡頭的人透過門縫上看著我,問我有啥事兒。我表明來意,問說是否有開放參觀?從門縫裡傳出來的聲音只簡短的回答我:沒有開放!讓我非常地失望,只好沿著祠堂的四周繞了幾圈才離開。

于謙生於洪武31年(1398),死於天順元年(1457),進士出身。《明史》中的列傳共有220篇,其中只有三個人物被獨立列傳,不與眾人並列,這三人分別是于謙、王守仁、孫承宗。于謙最著名的事蹟為統率明軍於北京保衛戰中戰勝蒙古。在土木保之變後,蒙古的也先挾明英宗朱祈鎮為人質,多次要脅明廷。當明廷另立英宗之弟朱祈鈺為新君後,不管也先的動機如何,接著他便率蒙古軍隊突破紫荊關,準備進攻北京城。

當土木堡之變後,明廷中多位臣工建議遷都南京以規避蒙古侵擾,而于謙則力斥遷都論;當也先率軍進逼北京城時,有人又提議應該堅壁清野,以城牆之厚以逸待勞,而于謙又不同意,他要在北京城外的大平原上,向蒙古騎兵展開主動攻擊。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中,當軍隊出城後,便令城防緊閉城門,斷絕城外軍隊撤退的可能性,而他則自請率軍列陣於位於北京城北方,形勢最危險的德勝門。明代軍事有個特徵,是文人統率、武將帶兵,武將基本上是沒有高級統帥權的;而明代能夠留名的許多文人都有個共同的特徵,就是具有莫大的勇氣和固執的信念,不管是對敵人、對皇帝、對奸臣巨宦,或者是對自己。

這次來北京,最想去的地方其實就是于謙祠,以及像德勝門等跟于謙有關的地方。

207639_581044525245819_1158944803_n320970_581044431912495_611382002_n386725_581045365245735_69650160_n268554_581045435245728_2054335509_n190707_581044821912456_1062867712_n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ied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