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mblr_ltrd7sbQE81qzk8p6o1_r1_1280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黑暗的背景前,全副武裝的戰士回過頭,身上的鎧甲泛著光芒。在那灑落著緋紅色羽毛的鑲金頭盔下,是一張年輕而秀致的臉龐。而最令人著迷的是,她那清楚卻又模糊的眼神,執著而深情。這是林布蘭(Rembrandt van Rijn, 1606~1669)晚年創作的一幅人物畫,收藏於葡萄亞的里斯本博物館。就像許多荷蘭畫家的作品,這幅人物畫的主題無法確定,對此後世的藝術史家們始終沒有一致的答案。最常見的名稱是雅典娜(Pallas Athena)和亞歷山大(Alexander the Great);也有人認為,畫中人物是林布蘭最鍾愛的妻子莎絲琪雅(Saskia)

      雖然史家對這幅畫的細節爭論不休,但我最關心的是畫中人物的那雙眼睛。“Hearts can deceive, words can deceive, but eyes we can trust.”(unknown) 我一直覺得,眼睛的描繪是藝術創作中最困難的地方,尤其是「眼神」的刻劃,形似未必真似,只靠技術的雕琢是沒辦法做到的,需仰賴一種超越技巧、捕捉實在的能力。

    英國史家夏瑪(Simon Schama)如此註解林布蘭:「和當時普遍的技法不同,林布蘭創造的眼睛是粗糙、模糊而晦暗(dull)的,但在那黑色的深淵中,蘊藏著獨特而神秘的訊息……林布蘭是故意如此做的,那是畫家心靈的真實縮影。」(Rembrandt’s eyes) 而與林布蘭同時期的鄉友魯本斯(Peter Rubens, 1577~1640)所截然不同的是,魯本斯的眼睛泛著一種浮華的多情,而林布蘭的眼晴總藏著一股執著的深情(affection)

    林布蘭曾經這樣說:「世上的東西,除了其內部的精神外,皆不算數……世界上也許有百分之三或四的人瞭解這點,其他的人永遠不會瞭解我在談些什麼,但他們可以餓死我們來加以報復。」若我們假裝沒看到這段話帶有的林布蘭式偏激,藝術家的理想非常清楚:藝術創作的目標在表現出宇宙萬物間原來的面目,而此一『真相』的體會,只能透過個人不假外求的、純粹內在的心靈。而在林布蘭的所有作品中,藝術家欲表達的宇宙真相,儘皆濃縮於人物的眼睛當中。 

       回到這幅畫,畫中人物姑且稱她為雅典娜好了,雖然名字並不重要。雅典娜的眼睛似乎望著你,但卻又不肯直視,瞥向一旁,使觀眾和女神之間產生一種天人相隔。而她左手的梅杜莎盾牌橫亙於畫面下方,強化了這種距離感,使這條界線更加不可逾越。女神的眼睛是深情的,但她凝視的對象終究不是觀眾,而是一個不知名的所在,永恆的理想,如同林布蘭早年自畫像中,那幅觀眾永遠無法見到的畫作(the artist in his studio, 1629)

(此文發表於史家週刊2012.03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ied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