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32446_573831565967115_1865240199_n  

李奧尼達斯在溫泉關(Leonidas at Thermopylae),J. - L. Davids,1814。

這幅畫的前景是一群戴著頭盔的裸體戰士,他們擺出各式各樣的姿態,整體構圖和人物安排皆對稱工整,畫面像是在描述一場宗教儀式的進行,而不是戰場上的實景。

在中央人物群的右後方,士兵正吹響號角,說明希臘人與波斯人的戰鬥正激烈的進行著。觀看者的視線從號角沿著李奧後方,交錯林立的矛尖來到左方,會看到三個身披著名的紅色斯巴達披風的士兵,向空中揮舞著象徵勝利的花冠。

但是,每位觀眾都知道,斯巴達人在溫泉關並未獲得勝利,那麼勝利的花冠便不是獻給凱旋的榮耀,而是最後犧牲的壯美。有兩位士兵的視線聚焦在畫面邊緣,攀爬在峭壁上的戰士背影。這位戰士正握著劍柄,將那段著名的短詩 ─「來往的過客們啊!請告訴斯巴達人/ 我們遵守命令,長眠於此」─ 刻在岩石上。

畫面的中心是斯巴達王李奧,全身裸體,披風的一角掛在他的左肩上,其餘部分被壓在身體下方。他的盾牌用皮帶繫在左手臂上,左手握著一把長矛,而右手提著一把短劍。橫亙在裸體前方的是短劍的劍鞘,巧妙的遮住關鍵部位。李奧的神情與動作並不像畫面左邊的Eurytus,這位盲眼戰士正由他的奴隸攙扶著,決意回到戰場赴死,激情透過他的動作清楚的展現在畫面上。但缺乏激情的李奧,就像一尊靜止的大理石像,佇立在戰場中,雙眼看著遠方。大衛知道,對李奧來說,戰場上的勝利並非斯巴達王的希望,戰爭的勝敗只是屬於凡人的俗事;李奧真正渴望的是追隨那佇立在畫面後方的祖先,海克力斯,成就不朽的功業,成為永恆的英雄。而這只能透過死亡來完成。英雄的生命,只能透過追尋死亡,才能永遠的流傳下去,流傳在所有講希臘語和異邦語的地方。

大衛花了15年構思這幅畫,他認為這是自己的畢生傑作。大衛在臨終前曾說「除了我之外,還有誰能夠畫出真正的李奧尼達斯呢?」據說,拿破崙在拜訪大衛時,看到這幅畫曾問他:「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去描繪這場失敗的戰役呢?」拿破崙的這個問題並不膚淺,他就像李奧要對抗的薛西斯一樣,認為眾神的永恆絕非透過失敗與死亡來促成,而大衛如此描繪李奧的成功,就在於他清楚的刻畫出李奧的想法:渴望不朽的凡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ied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